厉害了!我的大厦门!!!厦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成大见成效大家一定还记得 9月15日,“莫兰蒂”正面袭击厦门 全市大面积停电停水 厦门钢板桩施工公司 不过,就算在台风登陆第二天 在厦门湖边水库片区 用电⚡、用水和通信却未受影响 都能正常运行 在集美新城核心区 各类管线的灾后抢修时间 也比其他地区时间大大缩短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这就是 “地下综合管廊” 正是有了它 各种管线才能不受超强台风的伤害厦门钢板桩支撑施工公司 目前,厦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正建设得如火如荼 三个试点项目土建已完成近半 管线入廊超70公里 完成近90%的试点期入廊任务 未来,将会有更多厦门市民能享受到它带来的好处 今天,日报君就要来跟大家详细说说 厦门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你还记得吗? 就在去年 厦门成为全国首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 试点期间,将获得中央财政的专项资金补助 每年3亿元 用于建设和管理全市综合管廊厦门钢板桩支撑施工公司 湖边水库综合管廊 厦门钢板桩施工公司 那么,国家为何如此重视“地下综合管廊”呢? 原来,它既有“经济效益”也有“社会效益”: 综合管廊作为“百年工程”,管线“住”进去,大水淹不进,地震震不垮,更不用担心野蛮施工造成破坏。 说个大家不知道的数据:传统直埋式的管线铺设方式,即便没有受到这些外部因素的影响,管线使用寿命也只有15年-20年。 大家平时在路边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施工现场,这就是传统直埋式管线铺设。 而且地下综合管廊对管线进行统一管理,这种集约化建设管理节省出的土地资源非常惊人。 以湖边水库为例,原本两条架空的高压电缆从片区穿过,一条110千伏,一条220千伏。 根据我国电力设施保护的相关法规,架空高压缆线两侧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必须保持相应的距离。 福州钢板桩施工公司 综合管廊建成后,高压缆线下地,一下子就为湖边水库片区节约出了22万平方米的土地供开发利用。 简单说,就是“省地” 从社会效益来看,综合管廊的优势更令管线直埋望尘莫及。 我们还是以湖边水库片区为例,整个片区总占地面积为4.2平方公里,其中水面0.8平方公里。 目前片区已经实现了管廊全覆盖,主干道下建成了5.2公里干线综合管廊,次干道和支路下建成了约20公里的缆线管廊。缆线管廊在2011年投入使用,干线综合管廊在2013年投用。 投用以来,湖边水库片区的破路开挖次数为0,同时实现清除“高空蜘蛛网”的现象,提升了城市景观。 简单来说,就是“省事” 其实,从2008年起,厦门市在BRT沿线厦禾路、莲前路、云顶中路建设了约18公里的强弱电缆线管廊,7年来也基本杜绝了“拉链路”的现象。 以后这样的“马路拉链”将越来越少啦! 这“地下综合管廊”究竟长啥样? 根据“住户”不同,以及性质、结构的不同,城市综合管廊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厦门钢板桩施工公司工作人员正在集美新城核心区的综合管廊内巡查。维修车可以在管廊内轻松行驶。
上面说的还都是概念 接下来,就跟着日报君实地考察下吧↓↓ 厦门“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进展怎样了? 从去年4月厦门被列入首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城市以来,厦门的管廊建设工作突飞猛进,三个试点项目进展迅速: 厦门钢板桩施工公司 11月28日,记者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进了位于集美新城集美大道下的综合管廊。这里的管廊分为两个舱,一个是高压电力舱,一个是市政舱,各种市政管线和弱电管线在这里安居。 集美新城核心区地下综合管廊设有雨水沟槽。图为厦门钢板桩施工公司工作人员正在检查雨水沟槽。 虽然位于地下,但完全没有阴森潮湿的感觉,管廊内部亮堂、干燥、通风透气,成年人可以在里面正常行走,一点也不觉得局促。走在市政舱内,只见两边的金属支架上,10千伏电缆、有线电视、移动通信等各类管线已经“排排坐”好。 厦门钢板桩施工公司集美新城综合管廊出入口。 管廊运营管理趋于“智慧化””,消防系统非常完备,每隔几十米就放置有一个气溶胶灭火器,每隔200米设有一面防火墙,墙上安装有一扇甲级防火门。管廊内还安装有火灾自动报警装置,一旦有火情,管廊内的通风设备、窗孔、排烟防火阀等就会自动关闭。 在管廊里每走100米左右就会发现顶部安装有一个监控探头。通过这些探头,管理中心可以实时全面掌控管廊内部的情况,实现“人”、“机”管理的有机结合。 工作人员介绍,目前集美大道综合管廊5.9公里土建部分已全部完工,里面已经“入住”了220千伏高压电缆、110千伏高压电缆、10千伏电缆、通信缆线、有线电视缆线、交通信号线路以及中水管和给水管等各类管线,实现管线集约化管理。 厦门钢板桩施工公司猛戳放大 在翔安南部新城,部分综合管廊也已经基本建成,进入施工收尾阶段。11月28日,记者在洪钟大道施工现场看到,这里的管廊也是双舱型的,高压电力舱和市政舱比邻而居,为各类管线量身定做的“公寓房”正在进行内装修——施工人员正在安装支架。 厦门钢板桩施工公司洪钟大道综合管廊已经成形。 工作人员介绍,翔安南部新城综合管廊布设在东山路、洪钟大道、翔安西路等道路下,目前土建工程已完成过半,其中翔安西路和双浦路均已完成土建施工。 值得一提的是,翔安南部新城综合管廊的规划建设全面融入新城片区的开发建设,结合片区管线敷设、路网布置等规划,提前统筹谋划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避免后期破路敷设管线行为;在施工过程中,管廊建设也结合片区吹填、道路建设等,合理安排建设时序,同步进行管廊施工作业,节省土方量,节约施工时间。 厦门钢板桩施工公司猛戳放大 11月28日下午,大嶝中路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打下了第一根钢板桩,意味着该路段综合管廊施工从道路清表阶段进入到基坑开挖和支护阶段。 距离大嶝中路不远的横二路上,建设场面同样如火如荼。这里管廊底部的垫层已经完成,工人正在为管廊底板的混凝土浇筑做准备。 记者注意到,这里管廊的截面呈倒“凸”字形。工作人员介绍,最下部的凹槽是污水管和雨水管的安居之所。今年7月,厦门迅速落实中央领导的重要指示精神,对已经开工的翔安新机场试点片区综合管廊及时变更设计方案,明确提出大嶝岛内污水管道全部入廊,雨水管道结合地形地势选择有条件的路线入廊。 厦门钢板桩施工公司横二路管廊混凝土浇筑。 横二路综合管廊不仅纳入了雨污水管,还将为天然气管道建“专属房间”。根据设计方案,横二路的综合管廊将实现全管线入廊,这是在住建部明确提出污水燃气入廊前就已完成的规划设计,在全国各城市中相对超前。 厦门钢板桩施工公司横二路综合管廊正在紧张施工中。 根据规划设计,翔安新机场片区管廊全长近20公里,是我市最大的综合管廊项目。 目前,大嶝大桥过海段进入了第四节沉井施工阶段,陆域段完成了部分钢板桩施工和管节预制;机场快速路过海段正在进行沉井施工;横二路已形成部分廊体;大嶝中路等综合管廊也都已经进场施工或展开了管廊的预制。 值得一提的是,翔安新机场片区综合管廊是厦门首个采用PPP模式建设和管理的工程,是厦门将社会资本引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第一次尝试。 现在,你是不是对厦门的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有了全面的了解? 为了更美好的厦门,点个ZAN吧!
|